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宁波市主持召开外贸企业座谈会。作为宁波外贸龙头企业代表,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应邀参加并作汇报发言。
根据座谈会安排,李立新向王岐山副总理汇报了利时应对金融危机的作法。他在汇报中表示,今年以来,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对于90%产品依赖出口的利时来讲,国际市场萎缩、出口价格下滑,对公司出口带来一定影响。对此,利时采用了优二进三、转型升级应对策略。即:优化第二产业、进军第三产业,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保持了公司业务的稳定发展,今年1-9月出口额同比增长1.5%。
在介绍具体应对办法时,李立新归纳了四点:
一是技术创新、提升价值。面对金融危机影响,公司加大在研发和品牌方面的投入。仅在2008年,就投入数千万元研发经费,开发出大批高附加值产品;从香港招聘了一批优秀的设计人才,提高产品的自主设计能力;此外,投资数百万元全面导入CI工程,提升品牌影响力。目前,利时产品的平均售价,已从原来的2美元增加至5美元,依托新品、名品去抢占市场。
二是积极布网、多点营销。加快推进国际化、本土化战略,在海外完成了多个营销分公司和办事处的建立,招聘了一批当地的销售人员,现在国外分公司的销售占到总销售的60%;加大了参加广交会,以及去国外参展的力度;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通过以上运作方法,实现营销方式多样化、市场多元化。
三是锁定汇率、降低成本。加强对国际市场走势的预测分析,针对汇率波动采用灵活的定价策略,降低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出口业务的影响;同时,整合宁波、深圳两大生产基地的采购资源,实现90%的原材料全球化大采购,降低采购成本10%,还提升了产品质量。
四是发展商贸、化解压力。早在2005年,利时就已进入商贸流通业,至今已拥有包括百货店、购物中心、超市在内的各种零售业态,其中已投入运营和即将开业的大型百货商城有近10家、大型综合性超市有近40家,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利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又抢占了服务业领域的“蛋糕”。目前,商业版块在集团总营收中的占比,已达到60%。
李立新还向王岐山副总理汇报了他对当前外贸形势的判断,认为“危机尚未过去,企业更需努力”。为此,他为利时规划了如下发展策略:一是继续调整集团产业结构布局,形成出口加工和商业连锁并重的发展模式;二是深化调整产品结构,推出更多自主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三是积极打造自有品牌,走品牌发展之路;四是在条件成熟时,收购一家国外公司,加快开拓海外网络,为促进外贸发展作出积极的努力。
当天参加外贸座谈会的还有浙江省商务厅、雅戈尔、申洲、中策动力等单位和企业。在听取了李立新等人的汇报发言后,王岐山副总理指出,近来我国外贸形势已出现积极变化,但是全球经济复苏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国际市场需求疲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外部压力依然较大。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外贸结构调整和市场多元化。加快组织制度创新,切实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面向市场,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及时通过多双边合作渠道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改进和加强口岸服务,推进电子口岸建设,提高通关效率和便利化水平。企业要练好内功、提高管理水平,着力科技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级政府和商务、金融、海关、质检等部门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形成合力,共同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浙江省副省长龚正和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光烈等出席了座谈会。随同王岐山副总理来甬考察的还有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国务院副秘书长毕井泉、商务部副部长钟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