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杜锡平)心系百姓,反映民声,两会前认真调研,两会时进言献策,7个提案,5个与民生有关。全国政协委员、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因此成媒体“红人”,被媒体称为“民声委员”。两会期间,几乎每天有大量媒体要求采访。他所提交的7个提案成媒体热点新闻。特别是用“步行系统”医治交通拥堵“城市病”、加快转型升级破解用工荒、将“三本”大学改为技工学校,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技工荒、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须定硬指标等涉及民生的提案,更是从两会前一直热到两会后。
来自民间,反映民意,一直是李立新委员的提案特色。2008年的《和谐社会必须重视民生》、《推广“宁波模式”的“社保套餐”》;2009年的《建立农民工就业援助机制》、《建立医患纠纷调处第三方介入机制》;2010年的《遏制基本药物“降价死”》。今年更是在7个提案中事关民生的占了5个,且每个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开幕当天,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浪网等主流权威媒体率先刊登或播出《用“步行系统”医治交通拥堵“城市病”》、《破解用工荒:关键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继而,全国省市级媒体纷纷转载。据北京舆情信息检测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仅3、4日两天,转载这两篇新闻稿件的媒体多达2000多家。随后几天,新华社、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又相继推出《改三本为技校,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技工荒》、《创建和谐企业须定硬指标》、《拓宽社保基金投资渠道》、《强制精神治疗该由谁说了算——李立新委员建议加快精神卫生立法》等文字报道,搜狐、新浪、和讯、凤凰等网站则邀约李立新作专题视频直播。大多数省级电视台,都在新闻栏目读播了李立新提案的相关报道。特别是“三本改技校”、“步行系统医治交通拥堵城市病”两篇,全国省级电视台全都进行了报道。据江西电视台提供的信息,该台于3月10日播出“三本改技校”一文,其受众关注率高达98%。当晚在该台官网收看这段视频的观众达47.2万人,居当日播出新闻之首。
不少媒体不仅大篇幅报道李立新的提案,而且配发评论员文章。如《三秦都市报》刊发的言论《技工高职化是未来趋势》。作者写到:政协委员李立新将三本改技校的建议给我们开启了一扇思考之窗。
该文指出,长久以来,存在的“技工荒”已不是什么新闻。但同时,人们对高职的定位和三本的人才培养的一些模糊认识造成人们对高职、本科层次选择学习时的迷茫,造成的高职难招优质生源,三本学生毕业难就业的尴尬局面。在人才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高学历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国家经济战略实施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在本科教育中侧重研究而忽略高技能动手能力培养的弊端正在显现。正因如此,国家中长期人才战略规划中已明确提出加强高职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这是一个进步,也是国家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命题。如何有效地强化在各行各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正引起更多本科院校的思考,从这点上来讲,三本院校侧重高职化,高职侧重强化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深化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实现技工高职化发展,不但是政策倡导、市场需要、更是强国战略人才培养中的重大转变和必然趋势。
《光明日报》、《解放日报》、《中国青年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经营报》、《新民晚报》、《南方都市报》、《天天新报》等74家报刊也发表了评论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