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对权力的“双控工程”——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的一个建议。他表示,“实施廉政制度审计和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将有助于腐败问题的破解”。
“双控工程”的提法,并非李立新委员的发明。他告诉记者,这一灵感来自于近几年宁波市江北区完善监督预防制度的一些实用做法。据悉,该区从2007年开始探索实践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新途径,在全国率先推出“廉政制度审计”工作模式;近年又出台了管权、管人、管事、管财等方面的制度200余项。由此带来的变化是:该区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明显下降,群众对干部不廉政、不勤政问题的投诉明显减少。对于其推广价值,李立新委员给予极高评价,“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有效举措。”
李立新委员介绍说,“双控”的第一关,是开展廉政制度审计工作。通过严密、扎实的审计工作,再形成集绩效测评、四级管理、三色预警、公开问责为一体的规范化的廉政制度建设管理体系尤为重要。由于廉政制度审计主要侧重于对权力的外部监控,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双控”的第二道关——建设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则为反腐倡廉再上了一道保险。它主要包括理念教育、风险排查、制度完善和绩效考评4个环节。宁波市江北区的经验是:区里组织编制“全区党政职权及廉政风险目录”,以制度形式固化职责权限、明确责任领导;逐步推行单位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工作,即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工程项目、行政审批和物资采购,通过流程控制形成权力制衡。李立新委员希望通过在两会上推广宁波市江北区模式,加速在全国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联谊报》吴海森、郑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