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讯 2009年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利时集团董事长里李立新先生做客腾讯财经与《浙商》联合推出的“浙商在两会”访谈,与《浙商》副总编辑张建春先生以及腾讯财经主持人探讨了民营企业发展和农民工就业问题。
李委员认为,当前中小企业的遇到的融资难问题,更多地是由于企业自身产业结构和经营策略没有达到让金融机构看好的水平,企业应该首先把自身的问题解决掉,并优先选择中小型金融机构作为自己的申请融资对象。
在去年的两会上,李立新委员大力宣传农民工社保的“宁波模式”,而在今年,李委员继续关注农民工问题,提出了中介机构为农民工免费介绍工作,政府给予中介补贴的方式来解决农民工就业。此外,李董事长认为,农村消费大有潜力可挖利时旗下的超市将开到农村去,一方面促进农村的消费,另外一方面能够就地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
以下是访谈实录:
“舍得”精神助企业成长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腾讯财经会客厅,继续关注腾讯财经和《浙商》杂志社共同推出的“浙商在两会”系列访谈节目。今天来到演播室的浙商优秀代表是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利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新先生。
李立新: 网友好。
主持人: 另外是一个我们的老朋友,《浙商》杂志社副总编辑张建春先生。
张建春: 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 李先生您被称为亚洲塑料大王,您的企业是生产塑料产品。
李立新: 是。利时公司是1993年成立的,那时我白手起家干起来。到2008年年底,我们利时集团家用品行业这一块已经做到全亚洲规模最大,一年出口差不多2.8亿美金。主要生产的基地在宁波和深圳。
主持人: 您的企业是在90年代之后才创办的?之前是不是已经开始创业了?
李立新: 我毕业以后就去打工,赚了点钱,1993年自己创建了利时公司。
张建春: 从农民工再到创业者再到“浙商”。
主持人: 您刚才说过企业出口是比较多的,现在内销和外销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李立新: 现在基本上外销90%以上。
主持人: 主要是外销。
李立新: 主要是外销,外销90%以上,内销很少的比例。
主持人: 据我所知您在刚刚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是比较困难的,我看到您曾经有过“八顾茅庐”的故事。
李立新: 创建利时公司之前,我自己主要也是做销售工作的,创建利时公司以后,我自己主要的精力花在跟客户的联系上,促进销售。所以1996年的时候,我就开始去美国,几乎每一年都有5到6次的拜访客户。那时我们说从事销售的资源产品,相对来说都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属于低附加值的、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后来1997年我去美国,我觉得光是做低成本、低附加值、低价格的产品不行,所以那时我就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比较大的客户,比较有影响力的客户。我就在大的超市里看,有哪几个大的进口商,那时我找到一个客户,叫LLCO,但是它比较牛,对我们小的工厂根本不屑一顾,看不上眼的。我就不断的跟他打电话联系,我讲我是中国来的,现在在美国,我想拜访你。无论怎么样,他就爱理不理的。你是一个中国来的小工厂,人家CEO根本不理你。第一次打电话之后没效果,我就觉得这个电话打得没有讲究营销策略。后来又给他打了个电话,我就告诉他,你只要给我一个机会,我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他说你能给我什么呢?我说您现在买的商品我能够生产,但是我的价格会比它便宜30%,并且我做的质量跟它一样。那时候我做不到质量比人家好,但是因为我价格给的便宜,那时属于刚刚创业的个体户,也没有什么费用,惟一核心的竞争力是自己懂销售,知道成本上面的优势。他说那你就来吧。
张建春: 你的诚意打动他了,或者赚钱的机会打动他了。
李立新: 我讲两个原因,他为什么愿意见我。第一,合作一定是共赢的,一定知道他见我他会得到实惠。也是我现在一直跟他们讲的,舍得,舍得舍得,每一个人都想得到,但是你必须先舍再得。你如果没有优势,他就不会换一个供应商。所以你就拿出你的诚心,你要付出,所以他就见我了。去了以后,实事求是讲,这种美国老外一个是他做的非常成功,另外他对我们这种小的供应商,或者说中国大陆去的供应商也不是很在乎、尊重的,太多的人给他打电话。所以我去了之后,他说他有事不在。你也不能跟他讲“你失信了”,他根本不在乎。 第二天我就跟他讲,跟他的秘书联系,说已经约好了,他说第二天来。我第二天去了,他也很忙。来来回回的去了好几次,到底是不是八趟,我现在记不清了,但是肯定至少3到5次,因为为了这件事,我在美国多呆了一个礼拜。我至少去了5次,没有5次我不可能多呆一个礼拜。所以等到最后一次,我去了以后,终于有效果。我去的时候,他就给了我一些产品报价,我要拿到订单,要进入这个市场,要把自己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我就知道我没有其他优势。
主持人: 所以打价格战。
李立新: 企业在不同的时候,必须用不同的策略。那时我唯一有优势的就是价格,不仅是成本价,而且比成本价便宜了20%到30%。
张建春: 那你是做亏本生意。
李立新: 有人说你傻乎乎的,其实一点不傻,这个世界上你要得到任何东西,必须先付出,付出之后才能得到,否则他见都不见你,连这个机会都不给你,这就是成本。
主持人: 我知道李总还有一件事情,您曾经一笔货卖给美国人之后……
李立新: 那就早了,1993年我成立的公司,1994年去了广交会,在上面我碰到了一个客户,他对我的营销影响比较大。去的时候我接了一个订单,1995年出的货。我去之后他给我下了一个订单,当时代表我基本上一年的订单都在这里面。喜悦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广交会是十几二十天,我就撤了,赶紧生产。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把这批货生产出来。这个客户是非常讲诚信,讲信誉的,货发出去之后,钱给我汇过来了。几个月以后,我给他打电话,我:“货发了以后,销售情况怎么样呢?”我这个人很会去跟人家跟进,迫使他看看销售怎么样,是不是再跟我下订单。那时他就跟我讲,:“对不起”。那时也是金融危机,但没有这么大,是墨西哥金融危机。他的所有客户都在拉美市场,墨西哥那边,他说卖了才一半都不到。我说怎么办呢?如果他卖不掉,就代表我没生意了,做生意都是双方共赢的。你要为客户着想,客户如果卖不掉,你的生意就没了。怎么办?我英语也不好,他说价格便宜就能卖掉,因为金融危机,墨西哥币大幅度的贬值。我:“好,怎么样才能够……”,我不是要求他给我下订单,而是要求货销掉。他的货销掉了,可以再到我这里买。朋友是共赢的,所以他:“便宜15%到20%”,我:“好,钱我也没办法赔你,就免费的再给你发了一个货柜,你就卖得便宜”。
主持人: 当时这一个货柜价值……
李立新: 至少20万人民币。你要记住几个原则,首先要懂得舍得,舍了才能得到。第二,要坚持跟客户共赢,也要让他赚到钱。他赚不到钱,你的合作就永远不会长久。怎么样建立一个共赢的合作模式,你要去想怎么样让我的客户赚钱。客户赚钱了,他自然而然的会想到你。
张建春: 这就是李总的核心经营理念。
李立新: 所以我把货发给他以后,他就卖掉了。之后又跟他联系了,我问卖得怎么样?他说卖掉了,这个货再也不能卖了。你发来的货全部卖掉了,清仓了,这个事结束了。他说,你不是做塑料制品的吗?他说我给你开发其它的产品做,他就源源不断的像我寄一些产品过来。我原来给他寄的是塑料相框,他后来把我原来简单的塑料相框转移到家用品。这才是1994年、1995年,我们也没有去过美国,也没法去,他就不断的给我寄样品,我就模仿,做出来的成本低一点。1995年、1996年的时候,我的先进是在模仿的基础上的,那时源源不断的都是开发新品。做了一段时间,我就想这个产品档次有点低的。我就找到了你刚才说的那个客户,去了5次才下订单的客户。
企业转型升级要天天想
主持人: 您为了提升生意,是特别的孜孜以求。
李立新: 对。企业的转型不能时时刻刻的去想,一定要天天去想,如履薄冰。
张建春: 现在利时在制造业这一块,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您是怎么考虑的?在做些什么?
李立新: 制造业转型,我觉得唯一的一条路可走,就是加大投入。技术的投入,不断的引进新的技术,不断的提升你的装备,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像我们做家庭日用品的,一定要有一批懂设计的人员,必须是国外的,因为你是做国外市场的,中国人不行,必须用国外人的脑子,因为他们懂自己的文化,我们不懂。家庭日用品在设计这块非常非常重要。第三个方面,必须舍得投入,对品牌的投入,维护好品牌,提升品牌的形象。这三个方面来提升你现在的第二产业。
主持人: 其实说到投入,您对人才的投入也是特别的大。我知道您曾经为了引进一位职业经理人,甚至愿意掏出整个公司年利润的30%给他做年薪。
李立新: 到底是25%,还是30%我说不清楚了,但是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 哪一年。?
李立新: 2000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投入呢?因为你发现你要想做国外的市场,就必须用优秀的老外,他们最懂。我是一步一步过来的,做了家庭日用品用我的付出换来很多,那个时候我就发现你仅仅依靠这些客户不懈,必须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那时我就想 苹果的水平没办法达到,你就必须聘请专业的懂国际市场的人员,并且是由老外做你的总监。一个是代价很高,二是你还要接受他的文化。中国人的文化跟老外的文化不一样,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就看你的心态怎么样,你的心有多宽,你要去宽容他。要给他比较宽松的环境,不能用管理中国人的办法去管理老外,文化不一样,你就管理不成功。

张建春: 投资的回报情况怎么样?
李立新: 任何东西你只要付出了,总有一天会有回报的。他的到来,也为我们公司带来了很大的销售,包括他为我们建立了香港办事处、德国办事处、国外集团的分公司。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一般的人无法做到的。
张建春: 这钱花得很值。
李立新: 至少对我们企业来说有了很大的帮助和提升。
主持人: 在2005年的时候,您的企业又上升到另外一个台阶,开始进行一些多元化的发展,一开始从生产扩展到销售,甚至涉足房地产。
李立新: 就在2003年的时候,那时新一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我就觉得第二产业必须提升。因为那个时候的价格非常非常高,已经很高很高了。我就觉得如果再从事那一些原来所从事的低附加值的、低成本的、低端市场的产品,这三个方面你已经行不通了,你就必须走高端的、高附加值的、成本合适的,因为已经那个时候已经不可能低成本了。我用对技术的投入来提升自己的第二产业。另外一个方面我也觉得,通过我对国外公司市场的调研,发现家庭日用品的行业做不大,上升的空间有限。我就觉得要做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怎么做呢?做什么呢?我研究了很多,想了很多,怎么转型。我很喜欢看财经类的杂志,我就发现世界首富虽然是比尔·盖茨,但美国 沃尔玛把家业分成五份,加在一起大大超过比尔·盖茨,我就发现潜力很大。另外,我发现这种模式可复制,因为连锁。像我们这种不懂技术的,比较合适做这个行业,也不懂IT,我懂营销,知道怎么样把货卖给客户。这个行业我喜欢。 在2005年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个机会。很多国有企业都从商贸领域退了出来,有一些股权通过公开拍卖,我就去拍卖,拍卖了差不多46%的股权,第一大股东。后来其他的股东也卖给我了。你的转型不能到金融危机才去转,而要时时刻刻去想。
张建春: 在日子好过的时候就行动了。
李立新: 你要天天去想,时刻准备好。
张建春: 现在我们商业这块除了百货在市区以外,更多的是在农村吧?
李立新: 对。前段时间我听到总书记讲话,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农村。前两天我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他也讲可能内需的重点在农村。实际上农村的消费市场潜力非常大,关键在于你如何激发农民消费。
张建春: 从整个营业额可以看得出来吧?
李立新: 一半。并且以后发展的方向,会是一个60,一个40。一个70,一个30。
主持人: 就是销售会再往上升的。
李立新: 第三产业的比重会越来越往上升。你去看国外的,比如美国、香港,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80%,我们才多少?我们才45%左右。
张建春: 空间很大。
李立新: 这里面发展的空间很大。
主持人: 我知道国家的家电下乡,宁波市是您的公司执行。
李立新: 没有定下来,我们已经申报上去了,现在宁波一家都没批下来,但我们是唯一的一家往省里报的。我想宁波这么大的市场,我想总有一家会作为家电下乡的企业吧。
完善农村社保使农民敢于消费
主持人: 关于刺激农村消费有一些争论,有人持这样的观点,觉得农民的钱都是通过青春、体力挣回来的,而这些体力和青春是不可再生的,消耗完了就没有了。这样赚来的钱,您去刺激消费,鼓励他花钱,这样的钱花完了,因为农村的社保都不是很完善,会不会影响他以后的生活?有人甚至说去刺激农村的消费,让农民花钱是很残忍的事情。您怎么看?
李立新: 我觉得建立一套多层次的、适合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说在不远的将来政府肯定会建立起来,因为去年的两会也好,今年的两会也好,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比如说现在宁波设立了五险合一的社保套餐,省里已经定下来,花两年的时间,省内的可以流通。我想在不久的将来,适合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肯定会建立起来。这是我的一个想法。第二,促进农民消费,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因为农村消费的市场潜力非常大,关键是你如何去激发他的消费欲望。去年在“两会”上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提议,让农民在家门口逛商场。核心的内容就是我们要刺激消费,就必须把农村的销售网络建立起来。这也是商务部已经推行了好几年的“万村千乡工程”就是让农民在家门口逛超市。我们首先要把网络建立起来,让农民在家门口可以享受到优秀的商品和服务。另外,政府正在实施的一个制度是“家电下乡”、“电脑下乡”,我觉得这个做法非常好,好在两点。第一点让农民得到实惠,第二点让企业扩大的销售。但是我发现这里面最最重要的一点,这些生产的厂商他对农村的市场越来越重视。原来设计的产品是适合城市的,现在专门去研制一些适合农村市场的。这样就会激发农民消费。所以说通过这两点,一个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网络,二是提供优秀的商品和服务,适合农村市场的。这样就能够激发农村市场的消费。如果能够把这两个做好了,我觉得最后带来的一个好处是解决了很多农民工的就业。比方说我在农村里开一个超市,可以提供60到80个农民工,这些人肯定是当地的,在当地招聘的。
主持人: 就不用背井离乡。
张建春: 就地消化。
李立新: 他们不仅可以赚到钱,而且在家里也可以享受天伦之乐。
张建春: 这次您又带来农民工方面的建议和提案吧?具体是什么内容?
李立新: 我今年带来的农民工建议和提案是农民工失业互助机制的提案。就是现在金融危机下,很多企业受到了影响,他们首先要裁员的都是农民工。实际上农民工兄弟为城市的建设和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他们从事的行业,由于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所以他们从事的工作是比较糟的、比较苦、比较累的。所以我提了三个方面的建议,一个是希望政府和企业加大对农民工免费培训的力度。现在不要让他们失业了,政府拿出一部分钱来,给农民工兄弟免费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使他们不再从事糟的、累的、苦的工作,使他们成为一个产业工人。二是政府应该多提供一些的职业中介机构,为农民工找工作。农民工到职业中介机构找工作的时候不收钱,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所以我呼吁政府应该多提供一些免费的职业中介机构。
主持人: 这些中介机构帮农民工免费介绍工作,那它自己……
李立新: 职业中介机构不会白干的,人家也要吃饭。所以政府要加大提供免费就业的职业机构,是要求政府对那些职业中介机构提供资助。三是希望政府加大对职业中介机构的资助,这方面的资助是一个职业中介机构,为农民工找到一份工作,并且签订了劳动合同,政府就给中介机构50元到100元。我为什么提希望政府补贴给职业中介机构,因为职业中介机构信息量大,首先他知道哪里有农民工,另外他也知道哪些企业需要农民工。所以他作为一个中介机构这么平台来完成这件事,但让政府来出钱,去资助,农民工找到工作,政府给职业中介机构补贴50元到100元,这样他就有动力了。
主持人: 这是您2009年提的议案,2008年的时候,您说到宁波模式的社保套餐。我想问一下,您有参与这种模式的制定吗?
李立新: 不是我们制定的,是政府。
主持人: 但是大家都知道“宁波模式”,是通过您去年在“两会”上不断的提。您也是通过“两会”的影响,希望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国各地去。据您掌握的情况,宁波这种模式有没有复制到其他的地方去?
李立新: 宁波的模式我觉得非常好,但也有弊端。因为它毕竟是一个市,不能去做跨区域的流通。宁波的模式主要以后,很多地方的政府都到宁波来学习,来了解情况。
主持人: 他们有没有回去也实施这样的套餐?
李立新: 从我最新掌握的情况来看,我们省里的已经说了,在2010年之前,肯定是在全省范围内可以流通的。全省范围内可以流通,实际上解决了很多农民工的后顾之忧。这是一个。 第二,去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讲到了社会保障体系,就讲到了多层次。什么叫多层次?像农民工就适合宁波这种模式。就是有钱的人多出钱,以后多享受。没钱的农民工就不出钱,以后少享受。多层次、全流通、可转接。这是重点讲的以后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有这样的特点。
主持人: 现在社会保障体系草案已经出台了,我们也希望国家的社保早日的流通起来。
政府也应该转型
张建春: 这次听说您在“两会”上提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新华社发了一个通稿,是关于干部作风方面的。
李立新: 是的。今年我提了一个提案,企业要转型,领导干部也要转型。我是怎么理解的?企业要转型,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这么困难的时刻,政府怎么样为企业服务,怎么样促进企业转型。政府自身也要转型,我在提案里提了好几个想法,要深入基层,要到国外去学习,要了解情况。政府机构要转型,也要不断的去学习。
张建春: 宁波是怎么做的?
李立新: 企业转型领导干部要转型,越是在困难时刻,越考验干部。为什么?因为现在经济条件好,经济发展环境好,财政收入好,什么都没有问题。现在经济情况发生问题了,就是越考验干部的时候,看你有没有能力,和企业同舟共济。
张建春: 鄞州有没有具体好的做法?
李立新: 像去年金融危机影响这么严重的情况下,2008年去年全年的财政收入达到了133.6亿,同比2007年增长了28%。就是区委区政府在好几年前就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了,政府的工作人员也不断的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也派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到国外进行短期的培训、考察、学习。企业和政府一定要找到一个平台,否则怎么叫攻克时间,怎么叫风雨同舟呢。
中小企融资难更应该反省自身
主持人: 昨天代表也提到民营企业有一个特别严重的困难,就是融资难的问题。您对这方面有没有建议?
李立新: 我觉得融资难的问题,我讲两个方面,从我自己来讲,银行对我们很支持。在银行的支持帮助下,使企业能够稳步的发展。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我总是在网上和其他媒体上看到,很多中小企业抱怨银行不贷给他们。我觉得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你的中小企业是不是符合产业结构调效的。二是你是不是符合产业政策,对银行来讲,中小企业有没有抵押物,如果没有,银行怎么贷款给你,银行不是慈善机构,既是金融机构,也是企业。你如果有抵押物,没关系,我就贷给你。如果没有抵押物,那好,我就看你的产业有没有前景,符不符合产业政策,企业家有没有责任感。如果评估出来,你符合国家产业结构,又承担社会责任,那我觉得银行也是会贷给中小企业的。关键是中小企业自己要去反思。
张建春: 从自身找一些原因,但实际上一些大银行还是喜欢做一些大项目,找一些垄断企业。还有符合产业结构的,活力也很强的,借不到钱怎么办?
李立新: 你说的银行找大项目、大企业是对的,那是国有大银行,那它肯定找大项目,否则它怎么去生存。
张建春: 对应的是服务于中小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机构。
李立新: 一是现在已经有了一大批的股份制银行。二是有了一大批的农村信用合作银行。它就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
张建春: 村镇银行也有吧,是不是你也参与了?
李立新: 参与了,但它规模不大,不可能给你提供很多的服务。农村合作银行实际上是非常好的一个平台,为中小企业服务。
主持人: 中小企业对农村银行反而重视不够,就想着从大银行贷款。
张建春: 那不会。
李立新: 你刚刚起步的时候,要去大银行贷款那不可能,刚刚起步的时候就找小银行,找区域性合作的银行,找信用社跟你合作。就像找对象一样,要门当户对,因为他了解信息,知根知底。去找大银行是不现实的。
主持人: 李总还有这样一个观点,现在政府是倡导不裁员、不减薪。政府也说如果一定要裁员、减薪的话,那就最好减薪,但您的观点正好相反。
李立新: 企业要又好又快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税收,这是作为企业来讲,最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另外,企业无论如何不能减薪,一减薪,整个企业信心就没了,斗志就没了。人家就觉得这个地方没希望,导致好的人走了,坏的人留下了。如果你减薪,最后是好多人走了,为什么?我到其他的地方能找到工作。有的地方可以付给我1万,你却只给我8000,留下的是一些不太优秀的员工。所以不能减薪。
张建春: 我们2009年还是招了一些人员?
李立新: 今年我们准备招聘1500名员工,主要的原因是农村市场的超市跟百货。今年要新开15家连锁超市,新开3家连锁百货,至少2000名员工,1500名是少数的。
主持人: 最后问您一个问题,您觉得中国的经济什么时候能够到底部呢?
李立新: 实事求是讲,我真的不知道。
张建春: 从您感受到的,你周围的企业,你的企业呢?
李立新: 一个是我无法做出判断。第二,我想说只要我们有信心,共克困难,肯定会走出去。
主持人: 我们希望政府和企业,包括银行,包括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够共克困难,早日走出经济的困境。谢谢大家!
李立新: 谢谢大家! |